老年大便失禁如何护理

2025-03-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老年人出现大便失禁时,应从生活方式、排便管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干预,以提升生活质量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清洁与皮肤护理

每次排便后应及时清洁会阴部和肛周区域,建议使用温水和中性清洁剂,避免刺激性强的产品。

清洁后保持皮肤干燥,可使用保护性屏障霜,如氧化锌软膏或硅酮乳膏,减少粪便对皮肤的刺激。

定期检查皮肤是否有红肿、溃烂等迹象,预防褥疮和感染的发生。

2.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调节粪便的硬度与排便规律。

保证每日摄取足够的水分,一般建议1500-2000毫升,避免因脱水导致便秘或稀便加重失禁。

对于患有炎症性肠病或其他胃肠疾病的个体,可根据医疗建议限制某些易引发腹泻的食物,比如乳制品或高脂肪食物。

3.排便习惯与训练

建立规律排便时间,每日固定时间上厕所,通常可以选择餐后30分钟这一肠蠕动较活跃的时段。

利用生物反馈疗法,加强盆底肌群和括约肌功能,提高对排便的控制能力。

根据需要使用成人纸尿裤或护理垫,但需定时更换,以避免细菌滋生和异味产生。

4.药物与医疗干预

若为便秘型失禁,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轻泻剂或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环境和排便困难问题。

腹泻型失禁患者可酌情使用止泻药,如洛哌丁胺等,但需注意避免长期依赖。

对存在神经损伤或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情况,可考虑肛门修复手术或其他专业治疗方案。

5.心理支持与社交融合

大便失禁可能导致尴尬和自尊心受挫,应鼓励家人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尊重与关爱。

避免让患者长时间处于孤立状态,必要时可参加相关的支持小组或健康讲座,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情感交流。

持续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就医处理,有助于预防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如肠梗阻、脱水或感染。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