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识别症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呼吸情况。当出现皮肤瘙痒、红疹、呼吸困难或心律不齐等过敏症状时,应立即怀疑可能存在的药物过敏反应。
2.停用麻醉药物:如怀疑某种特定麻醉药物引起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药品,并更换为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麻醉药物。
3.药物治疗:
使用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以减轻过敏反应。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来逆转过敏性休克。
针对心律失常,可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或胺碘酮,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进行选择。
4.支持疗法:确保适当的氧合和静脉输液,以维持充分的循环功能。必要时提供机械通气支持,以及电解质平衡维护。
5.转移至重症监护病房:若患者情况未见明显改善,需及时转移至重症监护病房以进行更高级别的监测和治疗。
6.记录与后续处理:详细记录过敏反应的发生、发展及处理过程,并在术后进行进一步的过敏源检测以明确具体的致敏因素,为未来的麻醉和药物使用提供指导。
剖腹产中麻醉药物过敏是一种严重但罕见的情况,早期识别和快速反应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关键。在实施任何麻醉前都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过敏史询问,以便提前做好预防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