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民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中医男科
1.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附睾炎等生殖系统感染会产生毒素和炎症,影响精子的质量和存活率。研究表明,生殖道感染可使精子活力下降30%以上。
2.性传播疾病: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等,这些疾病会损害生殖器官并导致精子数量和质量的降低。一项研究显示,性传播疾病患者精子活力下降约20%。
3.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会影响激素水平,进而对精子生成及其活力产生负面影响。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中,精子畸形率增加25%。
4.遗传疾病:囊性纤维化、卡特纳综合征等遗传病可能导致输精管发育异常或缺失,影响精子的输送和生活环境。例如,囊性纤维化患者中约有95%存在无精子症。
5.免疫相关疾病: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机体产生抗精子抗体,从而直接攻击和杀死精子。这种情况在不育男性中约占10%至15%。
6.肿瘤和放射治疗:睾丸癌、淋巴瘤等癌症及其治疗(如放疗化疗)会影响睾丸功能,导致精子生产减少或活力下降。数据显示,睾丸癌患者化疗后精子活力降低高达50%。
这些疾病通过不同机制导致精子死亡或活力减弱,影响生育能力。及时诊断和治疗基础疾病可改善精子质量,有益于生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