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溶栓药物: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常用的溶栓药物。它应在症状出现后的4.5小时内使用,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可显著减少脑损伤。
2.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规使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通常在中风发作的24至48小时后开始使用。其作用是防止血小板聚集,减少新血栓形成的风险。
3.抗凝药物:对于某些高风险患者,如心房颤动导致的中风,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可能更为合适。抗凝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发挥作用,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4.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是预防中风复发的重要措施,常用降压药物包括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血压的合理控制可以降低再次中风的风险。
5.他汀类药物:用于调节胆固醇水平,这类药物不仅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从而减少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
不同类型的中风治疗策略有所不同,特定药物的使用必须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病史以及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在任何情况下,药物治疗都应在专业医疗人员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