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遗传因素:基因在高血压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比没有此类病史的人更容易患病。某些人的基因可能使他们对盐分或其他饮食因素不敏感,从而降低了高血压风险。
2.代谢率和体重:基础代谢率较高的人,即使摄入较多的热量,也可能通过新陈代谢消耗掉,而不会导致体重增加,从而减小肥胖相关高血压的风险。体重正常甚至偏瘦者,即便饮食过量,其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的可能性较大。
3.饮食结构:即使总摄入量过多,但如果饮食中的钠(盐)含量较低,并且富含钾、镁、钙、纤维和抗氧化剂,这种饮食结构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从而抵消部分高钠饮食带来的高血压风险。
4.体力活动水平: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受能力,并帮助维持健康的血压水平。一个活跃的生活方式可以抵消部分因饮食过量造成的不利影响。
5.心理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和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但某些人具有较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压力,因此不易出现因心理因素导致的高血压。
虽然某些个体在饮食过量时未表现出高血压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饮食失控是安全的。长时间的不健康饮食习惯仍可能对身体其他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应保持适度和均衡的饮食,定期监测健康指标,以确保整体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