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双相情感障碍本身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包括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两种典型表现。如果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反复发作可能增加自杀、自残等行为的风险。据统计,约有15%-20%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自杀倾向,但积极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这一风险。
2.该病与多种生理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研究表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患代谢综合征的几率比普通人群高出1.5-2倍,这可能与药物副作用、不良生活方式及压力有关。这些合并症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需特别关注并采取措施。
3.长期未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可能对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如职业受挫、人际关系破裂等,这些因素可能诱发长期慢性压力,从而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
4.规范化治疗是改善病程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例如,药物治疗(如情绪稳定剂)、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适量运动)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降低各种健康风险。
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家属和社会的支持,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健康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