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测量体温与观察症状
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体温,记录每日发热的频率、程度及持续时间。通常超过38.5℃需要进行物理或药物降温,同时要注意伴随症状,如咳嗽、喉咙疼痛、皮疹、呕吐等,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病因非常重要。
2.保持水分摄入与衣物调整
高热导致出汗增多,容易引起脱水,应适量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穿过厚的衣物或盖太厚的被子,以免影响散热。室内保持良好通风,建议将室温控制在20-22℃左右。
3.物理降温与药物使用
可用温水擦浴来帮助降低体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防中毒风险。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注意遵循剂量与间隔时间,不可过量或混合使用两种药物。
4.警惕高热惊厥
某些儿童在高热时可能会发生惊厥,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和肢体抽搐。此时应迅速让患儿平躺侧卧,清除口鼻分泌物,并保护头部防止磕伤,尽快送医处理。
5.寻找诱因与排查病因
如果发热反复超过72小时,或者伴有明显的异常症状(如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严重呕吐或腹泻等),须立即前往医院做详细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常规或其他影像学检查。
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合理使用退热措施,及时补充体液,避免出现脱水等危险情况。对于长时间不明原因发热,需高度重视并尽早就诊以确定具体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