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术前准备:通过磁共振成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进行影像学评估,以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必要时进行电生理监测,以避免术中神经损伤。
2.麻醉和体位:患者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根据肿瘤的具体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多数情况下采用俯卧位,以便于医生操作。
3.手术入路选择:根据肿瘤位置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例如,后外侧入路适用于后纵隔或椎旁区域的肿瘤,而前入路可能更适合前纵隔的病变。
4.肿瘤切除:在术中,通过显微镜放大视野,小心分离肿瘤与正常组织之间的界限,避免损伤脊髓或重要血管。在切除过程中,尽量保留神经结构的功能完整性。
5.术后处理:术后需要对切除区域进行止血处理,并可能使用引流装置预防积液。患者术后需在医院观察几天,以监测并发症的出现,如感染或脑脊液漏。
6.术后康复和随访:术后康复包括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以促进恢复。定期随访检查有助于监测肿瘤的复发。
手术切除是治疗脊柱旁神经源性肿瘤的重要方法,通过术前精密的影像学评估和术中仔细操作,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