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病因及发病机制:急性胆囊炎通常是由胆结石阻塞胆囊管引起的。胆汁积聚在胆囊中,促使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发生。如果不加治疗,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胆囊坏死、穿孔或引发腹膜炎。
2.并发症风险:约10-15%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未接受适当治疗的情况下可能发展为坏疽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可以导致胆囊组织死亡和穿孔,进而引发广泛的腹腔感染,称为腹膜炎,具有潜在的生命危险。
3.死亡率数据:虽然大多数急性胆囊炎病例经过及时和适当的治疗后恢复良好,但在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中,急性胆囊炎的死亡率可高达6-10%。
4.治疗措施:标准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外科手术,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早期手术干预是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手段。
由于急性胆囊炎可能恶化为危及生命的状态,因此出现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就医。特别是在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发热、恶心等症状时,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