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确诊和监测
胃内脂肪瘤的确诊通常依赖胃镜检查、超声内镜或CT扫描等影像学手段。对于无症状的小型脂肪瘤(直径一般小于2厘米),可以定期随访观察,通常每6至12个月进行一次复查,以排除肿瘤生长或恶变的可能性。
2.症状与风险评估
脂肪瘤本身较少引起症状,但如果肿瘤增大可能会导致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甚至胃出血。对于有明显症状的患者,需进行进一步评估,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和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情况。
3.治疗方法选择
对于明确无恶变风险且症状轻微的脂肪瘤,多数情况下无需治疗,仅需定期随访。
如果脂肪瘤体积较大(超过4-5厘米)或已引起明显症状,可考虑通过内镜下切除术或外科手术切除。内镜下切除适用于位置表浅、易操作的肿瘤,而复杂病例可能需要开腹或腹腔镜手术。
手术后通常需要病理检查以确定肿瘤性质,从而彻底排除恶性可能。
4.后续管理与注意事项
手术后需要关注恢复情况,如果出现发热、剧烈疼痛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饮食应避免过于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并保持规律饮食习惯,以减轻胃部负担。戒烟限酒,定期体检,有助于减少相关疾病发生的风险。
胃内脂肪瘤大多属于良性病变,但一旦出现症状或怀疑存在恶变倾向,应尽早就医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