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诊断与监测: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评估脑水肿的严重程度及范围。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状态以及颅内压的变化。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渗透性利尿剂如甘露醇,能有效降低颅内压。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和脑水肿。
3.手术干预:对于严重的脑水肿,尤其是引起颅内压显著升高且伴随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外科干预,如颅骨开窗减压手术,以释放压力。
4.支持疗法:提高患者头部的位置,保持头部抬高30度左右,有助于改善静脉回流,减轻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充足的氧供也是关键。
5.营养与液体管理:控制液体摄入量,防止过多的液体负荷加重脑水肿,同时提供均衡的营养以支持机体恢复。
迅速和适当地处理脑水肿,是预防不可逆脑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专业团队的协作对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