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药物治疗:
外用皮质类固醇:比如氢化可的松,可以缓解炎症和瘙痒。每日涂抹1-2次,持续使用7-14天。
局部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可用于长期管理湿疹。通常每周使用2-3次。
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用于缓解瘙痒,每天一次,夜间服用效果更佳。
2.保湿护理:
使用无香料、低刺激性的保湿霜或乳液,每天至少两次,尤其是在洗手后。
可以选择含有神经酰胺、甘油等成分的保湿产品,这些成分能够修复皮肤屏障。
3.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接触过热或过冷的水,水温保持在37℃左右较为适宜。
尽量避免使用肥皂和含有酒精的清洁剂,可以选择温和的清洁用品。
尽量减少抓挠和摩擦皮肤,以防感染。
4.饮食与生活习惯: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E和锌的食物,如坚果和全谷物,有助于皮肤恢复。
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这些可能会加重湿疹症状。
每日保证8小时以上的充足睡眠,增强皮肤自我修复能力。
5.定期就医:
如果应用上述方法症状未见好转,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考虑系统性治疗。
湿疹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措施,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坚持良好的日常护理和定期复诊,可以有效控制湿疹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