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短时间运动
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例如伸展四肢、活动手腕和脚踝或在座位上扭动腰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警觉性。研究表明,轻微运动能够使心率增加,从而提升大脑供氧量。
2.深呼吸练习
深呼吸可以帮助增加体内氧气供应,同时平衡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以尝试每次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的节奏重复3-5次,这种方式能快速振奋精神。
3.喝水或吃一些小零食
水分不足可能导致疲倦,适量补充100-200毫升水能够缓解困倦症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少量含糖零食,如水果干或坚果,提供能量以提高注意力。
4.调整坐姿
坐姿不当容易压迫胸腔与腹部,进而减少肺活量,影响大脑供氧。保持脊背挺直,双脚平放地面,可以让身体更舒适并减轻疲劳。
5.光线刺激
光线不足容易引发松弛和疲劳感。如果教室光线较暗,可以尝试注视窗外或寻找光源,以此激活松果体分泌更多的血清素,增强清醒度。
6.冷水刺激
如果条件允许,用冷水拍脸或者稍微湿润手指后涂抹太阳穴区域,能够通过刺激皮肤感受器反射性激活神经系统,提高兴奋水平。
7.咀嚼口香糖或薄荷糖
咀嚼动作能够刺激颞下颌关节附近的感受器,传递到脑部形成反馈,起到提神效果。同时,薄荷味道还能进一步刺激中枢神经,使人保持专注。
出现长时间频繁打瞌睡的现象时,应考虑检查夜间睡眠质量,合理安排作息,并留意是否存在潜在疾病问题,例如贫血、低血糖或慢性疲劳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