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恶性肿瘤术后如何处理感染问题

2025-04-3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肠恶性肿瘤术后感染问题的处理主要依赖于早发现、规范治疗以及预防措施。术后感染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手术效果受损。

1.感染的高危因素

患者免疫力低下:肠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或化疗引起的免疫抑制。

肠道手术特殊性:肠道中细菌种类多且数量大,容易因手术破坏屏障导致细菌外漏。

手术操作及创口情况:手术时间过长、大量组织切除或吻合口愈合不良会增加感染风险。

2.术后常见感染类型

切口部位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渗出增加等。

腹腔内感染:包括肠内容物泄露引起的腹膜炎,症状有发热、腹痛、血象升高。

全身性感染(脓毒症):可能由局部感染扩散引起,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感染的诊断与监测

定期检查感染指标:如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

影像学检查:CT或超声用于发现腹腔积液、脓肿。

微生物培养:从感染部位采样进行细菌培养,以明确感染病原并指导用药。

4.术后感染的处理措施

抗感染治疗:根据培养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在未明确病原前,优先选用覆盖广谱的抗菌药物。

引流处理:若伴有脓肿或腹腔积液,可行引流术排除感染源。

修复手术:若感染来源是切口裂开或吻合口问题,可能需要二次手术加强修补。

营养支持:通过静脉营养或强化肠内营养以促进身体恢复和免疫功能的提升。

严格无菌操作:医护团队在伤口护理及其他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5.预防感染的关键点

加强术前准备:改善营养状态、纠正贫血及控制基础疾病。

术后密切观察:早期发现体温变化、切口渗出等异常,并及时处理。

减少侵入性操作: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减少插管机会。

加强患者个人卫生: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鼓励适度活动促进循环。

规范的术后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率并提高康复效果,早期识别和个体化治疗是处理感染问题的核心。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