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腹膜转移的特性:肠癌发生腹膜转移时,癌细胞已播散到腹腔内的腹膜表面。这种情况通常提示疾病处于较晚期,治疗难度较大。研究显示,肠癌一旦出现腹膜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会显著缩短,仅为6-12个月不等。
2.化疗的作用:系统性化疗是目前治疗肠癌腹膜转移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药物包括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和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一些临床研究证明,化疗能够显著减少肿瘤负荷,提高中位生存期。但对于腹膜转移,由于血供较差,传统静脉化疗药物难以充分渗透到腹膜区域,疗效可能受到限制。
3.腹腔热灌注化疗:这是一种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腹腔并加热以增强药效的局部治疗方法。研究表明,HIPEC结合手术切除能够改善部分腹膜转移患者的生存期,但严格适用于那些能耐受此类手术且转移范围可控的患者。其疗效因个体差异而异,并非适用于所有病例。
4.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性:腹膜转移患者的治疗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患者年龄、体力状态、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基因突变状态。精准医学的发展使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应用成为可能,例如KRAS、BRAF突变指导下的靶向治疗。
5.限制与风险:化疗可能引发诸多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感染风险增加等。这些副作用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因此治疗前应充分评估风险和获益。
化疗在肠癌术后腹膜转移治疗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其效果仍有很大局限性。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结合外科干预、靶向治疗及支持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