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者的眼轴长度通常较正常人增长10%-30%,随着眼轴变长,视网膜变薄且更脆弱,这会导致视网膜易受牵拉而出现裂孔,进而诱发视网膜脱离。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
2.黄斑病变
长期的高度近视可能造成黄斑区(视网膜中央视觉最敏感的部分)退化或出血,导致黄斑裂孔、萎缩性病变甚至黄斑劈裂。这些病变可严重影响中心视力,甚至无法通过手术矫正。
3.青光眼
高度近视会增加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眼轴过长和视神经结构异常可能导致眼压波动,使视神经容易受到损害,从而逐步丧失周边视野。
4.白内障
研究表明,高度近视患者比普通人群更早、更频繁地发展为核性白内障或后囊下白内障。这种改变可能进一步影响视力清晰度。
5.后巩膜葡萄肿
高度近视者因眼球壁扩张和眼轴增加,容易形成后巩膜葡萄肿。这种情况会导致眼底结构变形,影响视功能,且继续加剧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6.玻璃体液化和飞蚊症
高度近视使玻璃体更容易液化和收缩,产生浮游物表现为飞蚊症。虽然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但如果伴有闪光感或视野遮挡,需要警惕视网膜裂孔或脱离。
7.弱视及屈光不正性斜视
部分高度近视患者自幼即未获得良好的视功能发育,容易形成不可逆性弱视。双眼屈光度数差异大时,可引发斜视等其他问题。
尽早进行定期眼科检查,特别是在发现视力急剧变化、视野遮挡或闪光感时,应立即就诊以筛查潜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