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脂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一定的稳定粥样斑块和抗炎作用。对于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例如合并房颤者,则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可能适用。
2.溶栓治疗:在急性发作早期(通常为4.5小时内),可考虑使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以溶解血栓。由于腔隙性脑梗塞通常涉及小穿支动脉,这种方法应用有限,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实施。
3.介入治疗:虽然对腔隙性脑梗塞直接介入治疗较少,但对于存在显著颅内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可考虑血管内治疗,如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这些措施主要针对可能影响供血的小血管病变间接进行缓解。
4.生活方式干预:管理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调整也是重要措施,有助于预防疾病进展和复发。
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在腔隙性脑梗塞的血管疏通中至关重要,而溶栓及介入治疗则需根据具体病例慎重选择。积极的早期治疗能有效减少神经系统损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