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烧伤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和治疗方式

2025-07-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烧伤吸入性损伤是指在火灾等高温环境中,热空气、烟雾或有毒气体被吸入后对呼吸道粘膜和肺组织造成的损伤。这种损伤会导致呼吸系统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并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

1.病理生理变化:

热损伤:高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可导致上呼吸道的水肿和坏死。通常,鼻腔、咽喉部位最容易受到影响。

烟雾和化学物质:燃烧时释放的大量烟雾和有毒化学物质,如一氧化碳和氰化氢,会被吸入体内。这些化合物会引起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和组织缺氧。

炎症反应:吸入性损伤会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屏障损害,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治疗方式:

氧疗:提供高浓度氧气以纠正低氧血症,这是治疗的一项基础措施。

呼吸道管理:可能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以维持呼吸道通畅和支持呼吸功能。

药物治疗: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以减轻支气管痉挛、抑制炎症反应、防治感染。

补液和电解质平衡:通过静脉注射补充液体,维持循环稳定,预防低血容量休克。

在吸入性损伤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氧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由于吸入性损伤常伴随全身其他烧伤,对症治疗时需全面评估,全方位护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