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P期如何治疗

2025-08-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慢性期(CP期)的治疗主要以靶向药物为基础,旨在控制疾病进展和改善生活质量。

1.靶向治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CML的标准治疗方法。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是常用的TKIs。这些药物通过抑制BCR-ABL融合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来阻止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2.治疗监测: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分子生物学监测,包括检查BCR-ABL基因表达水平,以评估对TKIs反应情况。通常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PCR检测,以确认是否达到预期的治疗反应。

3.副作用管理:TKIs可以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水肿、肌肉痉挛、皮疹和胃肠道不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剂量或使用辅助治疗来缓解这些副作用。

4.耐药性和治疗失败:如果患者对第一代TKI产生耐药性,可以考虑使用第二代或第三代TKI,这些药物在克服耐药性方面表现良好。

5.其他治疗:对于少数高风险患者或无法耐受TKIs的人群,可以考虑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这种方法具有潜在的治愈可能,但也伴随较高的风险。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强调个体化方案的制定,以优化患者的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定期监测和专业指导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