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能否测出黄疸值

2025-08-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肝功能检查可以通过测量血液中胆红素水平来评估黄疸的存在与程度。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的一种产物,其异常积累会导致皮肤和眼睛发黄,即黄疸。

1.总胆红素:肝功能检查通常包括总胆红素的测量。正常成人的总胆红素水平一般在0.1到1.2毫克每分升(mg/dL)之间。当其数值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黄疸。

2.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检测结果还会区分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升高通常与肝脏或胆道问题有关,而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升高往往与溶血性疾病或其他血液问题相关。

3.转氨酶水平:肝功能检查还包括转氨酶如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测量。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识别肝损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与胆红素水平共同形成针对黄疸原因的综合评估。

4.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这些酶的水平变化也有助于诊断胆汁淤积等问题,从而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肝功能检查中的胆红素水平变化能够指示黄疸的潜在原因,如肝细胞损伤、胆道阻塞或红细胞破坏。通过全面分析各项指标,可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判断是否存在黄疸及其可能的病因。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