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正常排便范围:婴儿的排便频率会因个体和喂养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母乳喂养的婴儿有时几天不排便也是正常现象,尤其是6个月左右,因为这个阶段肠道逐渐成熟,吸收效率提高,大便次数可能减少。而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相对更容易发生便秘。
2.观察大便特征:虽然频率减少,但只要大便质地柔软,颜色正常(黄色或棕色),且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多半无须过度担心。如果大便干硬如羊粪球,或者伴随明显的哭闹、腹部胀气,应视为便秘。
3.饮食调节:
如果已开始添加辅食,可尝试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蒸熟的胡萝卜泥、红薯泥或苹果泥。
补充水分非常重要,可在两餐辅食之间给予少量温开水。
对母乳喂养者,建议母亲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对于人工喂养者,检查配方奶是否冲调过浓。
4.简单按摩促进排便:
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腹部,每次3-5分钟,一天可多次进行。
可以进行“屈腿运动”,将宝宝的双腿轻轻向腹部弯曲并伸展,有助于刺激肠蠕动。
5.使用通便工具:如果经过调整后仍未见好转,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甘油栓或开塞露等帮助排便,但应避免长期依赖。
若宝宝持续4天以上未排便,同时伴有腹部胀气、剧烈哭闹、呕吐等表现,需要立刻就医,以排除消化道梗阻或其他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