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乳糖不耐受:部分儿童存在乳糖不耐受现象,尤其是在摄入乳制品后会因乳糖无法被充分分解而产生酸臭的大便伴随腹胀、腹泻。乳糖不耐受多发生于肠道内缺乏乳糖酶的情况下。
2.消化不良:消化系统尚未成熟,摄入大量难以消化的食物(如高脂肪或高蛋白质食品)可能导致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发酵,从而引起酸臭气味。此类情况常伴有腹痛、恶心等不适。
3.肠道菌群失调:儿童肠道内的益生菌和有害菌平衡被打破,有害菌占主导地位时,就容易产生异常的发酵产物,引起酸臭味。这可能与抗生素使用或感染有关。
4.感染性腹泻: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如轮状病毒或沙门氏菌,会导致大便变稀并带有酸臭味,同时还可能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
5.辅食添加问题:婴幼儿在开始添加辅食时,大便的性状和气味会有所变化。如果一次性摄入较多纤维素或新的食物,肠胃一时无法适应,也可能导致类似情况。
6.食物过敏:对鸡蛋、小麦或其他常见过敏原的过敏反应可能造成消化问题,并导致大便酸臭,同时可能伴随皮疹、呕吐等表现。
7.胰腺功能不足:少数儿童可能因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不足,这样会影响脂肪和淀粉的分解能力,进而引起粪便异常。
如果酸臭味的情况持续存在,且伴随腹泻、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表现,应及时就医评估,以排除病理性因素。平时注意少量多次喂养、合理搭配膳食,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改变饮食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