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出现的黄疸现象,通常在出生后4至7天开始,并可能持续3至12周。这种类型的黄疸是由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了婴儿肝脏清除胆红素的能力,但总体上不是一种病态。
2.多项研究表明,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对婴儿是安全的,并且不会对健康产生长期负面影响。事实上,母乳提供了重要的营养和免疫保护,有助于新生儿的全面发展。
3.母乳性黄疸与母乳摄入量不足所引起的“母乳不足性黄疸”不同,后者是由于摄入量不足导致脱水和体重下降,需要通过增加喂养频率或调整喂养方式来解决。
母乳性黄疸通常为暂时性,无需停止母乳喂养。建议定期监测婴儿的黄疸水平,并听从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进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