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病因是什么

2024-09-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低血压或休克:严重的低血压或休克状态会导致内脏血流减少,从而引起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常见原因包括心源性休克、出血性休克和败血症。

2.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弱,无法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各个器官,包括肠道,导致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

3.脱水:严重脱水会使得血容量减少,进而影响肠系膜血管的血流供应,导致肠道组织缺血。

4.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利尿剂等,可能通过引起血管收缩或降低血容量来减少肠系膜血管的血流量,导致缺血。

5.慢性肝病: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患者常伴有门静脉高压症,导致内脏血流重新分布,加重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

6.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微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肠系膜微循环障碍,进而引发局部供血不足。

7.动脉硬化:虽然动脉硬化主要与闭塞性病变相关,但在一些情况下,动脉粥样硬化也可以导致血管弹性下降,影响血流调节,间接导致非闭塞性缺血。

8.其他因素:急性失血、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各种急性应激状态均可能引起肠系膜血管缺血。

非闭塞性肠系膜血管缺血通常是由全身性疾病或系统性状态引起的,需及时识别并处理基础疾病。同时,应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病情的药物和情况,如血管收缩药、缺乏水分等。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