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肺非典型类癌通常起源于气道内层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负责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
2.相对于典型类癌,非典型类癌更具侵袭性,其细胞分裂速度较快,且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更多的核分裂象。
3.患者常在45至55岁之间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有症状,如咳嗽、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
4.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和PET-CT有助于发现肺部异常。确诊需要通过活检获取组织样本,并进行病理分析。
5.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局限性疾病通常首选手术治疗,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总体生存期。
由于肺非典型类癌具有一定的恶性特征,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定期体检和注意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