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气虚:
表现: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声音低微、自汗。
原因:过度劳累、久病不愈、饮食不当等。
治疗:补气药物,如人参、黄芪等。
2.血虚:
表现:面色苍白、唇甲色淡、眩晕、心悸、失眠。
原因:失血过多、营养不良、慢性疾病。
治疗:补血药物,如当归、熟地、阿胶等。
3.阴虚:
表现:手足心热、口干咽燥、盗汗、潮热、五心烦热。
原因:长期熬夜、情志不遂、外感六淫。
治疗:滋阴药物,如百合、麦冬、生地黄等。
4.阳虚:
表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
原因:久病损伤、年老体衰、寒湿之邪侵袭。
治疗:温阳药物,如附子、肉桂、鹿茸等。
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体质、平衡膳食、合理作息对于防治虚证具有积极作用。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