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病理生理变化:癌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改变。这些改变可能导致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情况。据统计,约20%-40%的癌症患者在确诊后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抑郁。
2.心理压力:面临死亡威胁、身体功能的下降以及生活质量的降低,癌症患者可能会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研究表明,超过50%的癌症患者会经历严重的情绪困扰,如惊恐发作、易怒、孤独感等。
3.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影响癌症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指出,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显著降低癌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例如,有家人和朋友陪伴的患者,其心理状况通常比缺乏支持的患者要好得多。
4.药物副作用:某些抗癌药物可能会引起精神症状,如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情绪不稳、易怒等。止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也可能导致情绪改变和认知功能的下降。
5.生活习惯改变:癌症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日常活动会受到很大影响,如失眠、疲劳、食欲减退等,这些都可能进一步恶化情绪状态。研究显示,约30%-6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睡眠障碍。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干预:
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的心理医生可以提供行之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帮助患者应对情绪问题。
社交支持:鼓励亲友和医疗团队一起为患者建立一个温暖有力的支持网络。
药物调整: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药物,以减少副作用对情绪的影响。
生活方式调整: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改善睡眠等方法提升整体健康水平,从而缓解情绪问题。
癌症患者的性格改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综合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