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形成机制:硬膜外血肿通常由于颅骨骨折或头部剧烈撞击引发,导致脑膜中动脉或其他血管破裂。血液迅速积聚在硬脑膜与颅骨之间,产生压力。
2.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言语困难)及瞳孔不对称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受伤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
3.诊断方法:CT扫描是诊断硬膜外血肿的首选工具,通过影像可以清晰地看到硬膜外的血液积聚情况。MRI也可以提供进一步的详细信息。
4.治疗手段:治疗取决于血肿的大小和患者的症状。小型血肿可能通过观察和药物管理来控制,但大型血肿通常需要手术干预,如钻孔减压术或开颅手术,以移除积血并减轻颅内压。
5.预后及并发症:及时治疗的硬膜外血肿一般预后较好,但如果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甚至死亡。常见并发症包括脑水肿、再出血和感染。
硬膜外血肿是一种急需医疗干预的状况,及时识别和治疗对于预防严重后果非常重要。如果发生头部外伤,特别是伴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