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偏头痛是由于脑内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复杂相互作用所致。具体机制包括血管扩张、三叉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及中枢神经系统对这些变化的反应。
2.症状表现:
偏头痛:通常表现为一侧头部的搏动性疼痛,持续时间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除头痛外,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对光和声音的敏感。
脑供血不足:主要表现为头晕、视力模糊、一过性的语言障碍、肢体无力或麻木等。
3.诱发因素:
偏头痛:常见诱因包括压力、饮食(如巧克力、酒精)、环境因素(如强光、高原)以及激素波动(如月经周期)。
脑供血不足:其诱因多与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相关。
4.治疗方法:
偏头痛: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特定的偏头痛药物如曲普坦类药物)、预防性药物(β受体阻滞剂、抗癫痫药物等)及生活方式调整。
脑供血不足:治疗重点在于改善血液循环,预防进一步的血管阻塞。药物包括抗凝药、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的药物。
偏头痛和脑供血不足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具有不同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识别和正确诊断这两种疾病对于有效治疗和管理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