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一型糖尿病是一种由免疫系统攻击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疾病。血糖高是这一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对于一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每天一次或两次注射,保持全天的基础胰岛素水平。-餐时胰岛素: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如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在餐前注射,用于控制餐后血糖。2.饮食管理:-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素,避免高糖和高脂肪食物。-碳水化合物计算:通过计算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以维持血糖稳定。3.运动管理:-规律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运动时血糖监测:运动前、中、后要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和高血糖的风险。4.血糖监测:-自我监测:使用血糖仪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血糖波动情况。-连续血糖监测(CGM):使用连续血糖监测设备,可以实时了解血糖变化,更好地调节治疗方案。5.药物治疗:-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对于部分患者,可以辅助使用此类药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缓餐后血糖上升。6.教育与支持:-糖尿病教育:了解疾病知识,掌握血糖管理的技巧。-心理支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压力,积极面对疾病。7.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查:每3-6个月检查一次,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其他并发症检查:如眼底检查、肾功能检查、足部检查等,预防和及时发现并发症。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定期随访调整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