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定义和特征
肺磨玻璃灶(GGO)是指在高分辨率胸部CT图像上看到的一种肺部密度增加但不完全遮挡支气管血管束的影像表现。
其特征为影像中出现模糊的、均匀的或不均匀的片状阴影,但其内的细小血管和支气管仍然可以隐约可见。
2.病因与临床意义
肺磨玻璃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肺炎)、间质性肺疾病、局限性肺水肿,以及某些类型的肺肿瘤(如早期肺癌)。
在早期肺癌中,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其表现之一就是磨玻璃样的结节。因此,发现磨玻璃灶需要进一步评估其性质。
3.诊断和处理
首先需要做的是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以排除急性感染等可逆因素。
肺部CT复查是评估磨玻璃灶变化的重要手段,通常建议在三到六个月后进行随访CT,以观察阴影是否有增大或形态改变。
若磨玻璃灶持续存在或逐渐增大,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PET-CT)或介入性诊断(如经皮肺穿刺活检),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4.风险评估与管理
磨玻璃灶并不一定意味着恶性病变,但长期存在且不断增大的磨玻璃灶需警惕肿瘤的可能性。
针对不同病因,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怀疑感染性病因,可能需要抗感染治疗;如果怀疑恶性病变,则可能需要外科切除或其他治疗手段。
及时发现和处理肺磨玻璃灶,对于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严重疾病至关重要。保持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影像学随访是有效管理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