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阿司匹林通常每日剂量为75-325毫克,而氯吡格雷的推荐剂量为每日75毫克。
2.抗凝药物: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凝血酶或其他凝血因子减少血栓形成。华法林的使用需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而新型抗凝药物则不需频繁监测。
3.溶栓药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在急性脑梗死发作后的4.5小时内使用tPA,可有效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使用前需经过严格筛选,以排除出血风险。
4.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这类药物通过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常用剂量为阿托伐他汀每日10-80毫克,辛伐他汀每日10-40毫克。
5.降压药物:ACE抑制剂(如贝那普利)、ARB(如缬沙坦)和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这些药物通过调节血压,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再次中风。具体剂量根据个体血压情况调整。
6.血糖控制药物:对于患有糖尿病的脑梗患者,控制血糖非常重要。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胍和胰岛素等,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和医生建议来决定。
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脑梗死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药物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和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