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自体骨移植:这是使用患者自身的骨组织来填充缺损的一种方法,通常从髂骨、胫骨等区域取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生物兼容性好,并且具有较好的愈合能力。但需考虑供区的创伤与疼痛。
2.异体骨移植:使用来自供体的骨组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侵袭患者自体的其他部位。异体骨经过处理后用于植入,但存在免疫排斥和感染的风险。
3.人工合成骨材料:包括陶瓷、磷酸钙化合物以及可降解聚合物等。这些材料在生物兼容性、力学性能以及降解速率上都有不同的表现,适用范围广,但其长期效果和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4.再生医学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再生医学技术如干细胞治疗也可能在骨缺损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促进骨再生达到治疗目的。这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普及应用。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具体临床情况,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术后的康复锻炼和营养支持同样重要,以促进骨愈合和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