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出生前因素:先天性因素占据了很大比例。例如,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病毒(如风疹、巨细胞病毒等)、血型不合、胎盘功能障碍等,都可能导致胎儿大脑发育不良。据统计,这类因素与脑瘫发生率相关的概率约为20%至30%。
2.围产期因素:在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不久出现的并发症亦可能导致脑瘫。常见的情况包括缺氧窒息、早产并伴随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黄疸过高以及脑出血等。这些问题的综合影响可使脑瘫风险增加,其发生率可以高达50%。
3.出生后因素: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如严重的头部创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均可能对尚未完全成熟的大脑造成损害,从而导致脑瘫。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在脑瘫因素中占比相对较小,但其影响不可忽视。
脑瘫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在婴幼儿期即被确诊。虽然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但通过早期干预和多学科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需要注意避免可能导致脑瘫的风险因素,并在怀孕及生产过程中加强监测和护理,以减少脑瘫的发生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