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烨林主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针灸科
1.温经散寒:艾灸能够通过局部加热来改善血液循环,帮助驱散体内的寒气,缓解因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尤其适用于因寒湿引起的关节痛、月经不调等症状。
2.行气活血:艾灸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有助于消除淤滞状态,改善肤色苍白、肢体乏力等气血不足的问题。
3.扶正祛邪:艾灸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预防和调理具有积极作用。
4.调整阴阳: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艾灸能够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改善失眠、盗汗等因阴阳失调引起的不适。
5.防病保健:在季节交替时通过艾灸特定的保健穴位,如足三里,可以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在使用艾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不宜在过饱或过饿状态下进行艾灸;皮肤过敏者需谨慎使用;避免在心脏、大血管附近及皮薄、毛发较多的部位使用艾灸,以免引起烫伤或其他不适。在专业指导下使用艾灸能够更好地发挥其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