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自我教育:了解强迫症的症状及其机制是管理该症状的重要第一步。知晓强迫症的表现以及其背后的生物学和心理因素,有助于减轻自责和羞愧感。
2.暴露与反应预防:在专业指导下,逐步接触引发焦虑的情境,并学习控制不进行强迫行为。这一过程虽然可能伴随短期的不适,但长期来看有助于降低焦虑水平和强迫行为的频率。
3.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来有效管理强迫症状。对错误的思维模式进行识别和纠正,逐渐建立更健康的思维习惯。
4.正念冥想:通过正念练习增强自我觉察能力,帮助观察和接纳自己的思维和情绪,而不被它们所控制。研究显示,正念可以减少焦虑和压力,从而缓解强迫症状。
5.充足睡眠和规律锻炼: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和心情稳定,对任何形式的心理疾病恢复都有积极作用。每晚7-9小时的优质睡眠和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被证实可促进大脑健康。
6.寻求社会支持:与家人、朋友分享感受,或参加支持小组,可以缓解孤独感并提供情感支撑,有助于提高治疗的动力和效果。
尽管强迫症自愈比较困难,但通过以上方法,症状有望得到显著改善。若无法自行缓解,寻求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是必要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