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复位:骨折后需通过手法或手术将骨折断端复位到正常解剖位置,以恢复肢体或身体部分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2.固定:根据骨折的类型和部位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如石膏、夹板或内固定物(如金属钉、钢板),以防止骨折再移位。这种固定通常需要维持至骨折愈合。
3.保持良肢位:在固定时,应确保肢体处于功能位,以利于骨折愈合后的功能恢复。
4.康复锻炼:在固定期间及解除固定后,应进行合理的康复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促进功能恢复。
5.防治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形成、神经血管损伤等,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和处理。
骨折固定过程中需综合考虑骨折类型、患者年龄、全身情况及其他个体差异因素,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愈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