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结石的大小与管理策略
小于5毫米的小结石:通常通过多饮水、调整饮食和适当运动促进自然排出。每日饮水量建议控制在2~3升,以保证尿液稀释,减少新结石形成的风险。
介于5~10毫米的中型结石:若无症状或轻微症状,仍可尝试保守治疗,但需定期复查。如果结石未能排出或引起显著不适,可能需考虑药物溶石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大于10毫米的大结石:通常需要介入治疗,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或软性输尿管镜碎石术。
2.病因评估与针对性治疗
进行代谢评估:包括检测尿液和血液中的钙、草酸、尿酸等水平,以明确结石成分及形成原因。例如,高尿酸导致的尿酸结石可使用别嘌呤醇或碱化尿液的药物治疗。
避免高风险食物:比如草酸盐含量高的菠菜、坚果,钠含量高的加工食品,以及嘌呤含量高的动物内脏。
3.定期复查与预防
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泌尿系统检查,包括B超或CT扫描,观察结石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新的结石。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足够水分摄入,每天饮用足量的水以维持尿液稀释。同时,注意均衡饮食,避免高蛋白、高盐、高糖饮食。适度增加运动有助于改善泌尿系统健康状态。
4.其他注意事项
如果伴有疼痛、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尤其是发现尿血、持续腰痛、发热等症状时,可能提示结石阻塞或感染,需要紧急处理。
合理的饮食习惯、充足的水分摄入及定期的医疗随访可以有效减少肾结石的再次形成和恶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