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病变的性质
肺结节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炎性病变、肿瘤、血管异常等。某些炎性病变(如局灶性肺气肿)或充满空气的空洞结节,其密度接近周围正常肺组织,因此在影像学上不容易被区分。
非实性结节(亚实性结节)的内含物成分较少,主要由毛玻璃样改变构成,密度低于实性组织,可能导致难以观察。
2.成像技术的局限性
图像分辨率:低剂量CT扫描虽能有效减少辐射暴露,但图像质量和细节分辨率可能受到影响,从而降低对低密度病变的识别能力。
扫描参数:窗口宽度和窗位设置直接影响了结节的显示效果。如果调节不当,可能导致低密度结节被忽略。
3.解剖与物理特性
背景遮挡:若结节位置邻近肺门、心脏、骨骼等高密度结构,其对比度会显著减小,导致结节难以识别。
组织成分:脂肪成分或液体含量较高的结节,如脂肪瘤或囊性病变,由于其密度接近周围结构,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4.观察者和机器学习因素
人为问题:放射科医师可能因经验或主观判断不足导致未能发现某些隐匿性病变。
人工智能筛查工具或软件分析存在一定误差率,对低对比病变的识别也可能出现问题。
肺结节的监测应结合个人病史、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综合判断,同时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变化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