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慢跑的效果如何

2025-02-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病情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病情稳定情况下进行适度慢跑,可以帮助提升心肺功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和缓解心理压力,但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合理控制强度与频率,同时避免过度运动或高冲击性动作。

1.提升心肺功能

慢跑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研究表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和活动受限,心血管健康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的低到中等强度慢跑,可以改善循环系统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促进关节灵活性

强直性脊柱炎常导致脊柱僵硬和关节活动范围受限。适度的慢跑可以刺激关节组织,使其保持一定柔韧性,并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慢跑时全身参与运动,对髋关节及下肢活动度的维持尤为重要。但应避免强烈震动对脊柱和关节造成的潜在损伤。

3.缓解心理压力

慢性疾病往往伴随心理负担,慢跑可通过释放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来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同时,通过规律的运动建立更积极的生活方式,也能增强患者面对病情的信心。

4.避免病情加重

慢跑须根据个体病情调整节奏。若处于疾病急性期,运动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应暂停慢跑。慢跑时应选择软质地面或可吸收冲击力的跑步机,减少对脊柱和关节的负担。在慢跑前后进行适当的热身及拉伸,能够有效降低损伤风险。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开展慢跑计划是较为安全的。运动过程中如出现明显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咨询专业医疗意见,以避免对关节和脊柱的进一步损伤。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