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第六和第七椎间隙狭窄是怎么回事

2024-12-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病情分析:颈椎第六和第七椎间隙狭窄通常是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外伤或其他疾病因素导致的椎间隙高度降低,进而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可能引发疼痛、麻木等症状。其核心问题在于椎间盘的变性或受损,导致相邻椎体间的距离减小。

1.退行性变

年龄增长导致椎间盘的水分和弹性下降,纤维环裂隙形成,使椎间隙逐渐狭窄。

数据显示,约50%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退变,其中C6-C7部位因活动范围较大,受力较集中,退变更为显著。

2.外伤因素

急性损伤如车祸或运动意外可能造成椎间盘突出或椎体塌陷,直接影响椎间隙高度。

统计发现,约30%的颈椎间隙狭窄病例与明显外伤史有关。

3.其他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导致局部椎间盘或骨骼结构破坏,出现间隙狭窄。

慢性劳损或姿势不当引发的颈椎过度受力,也可能导致该区域结构退化。

4.症状表现

颈肩部疼痛、僵硬,常伴随上肢麻木或乏力,可能是神经根受到压迫的表现。

如果狭窄严重压迫脊髓,可能出现行走不稳、下肢乏力等脊髓型颈椎病的表现。

5.检查手段

X线片可显示椎间隙高度减少;MRI可进一步明确椎间盘退变及神经压迫情况。

临床神经学检查配合影像学结果,常可明确诊断。

治疗以减轻症状和延缓退变为目标,早期可采用药物、理疗等保守手段,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椎间盘摘除或融合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