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术后炎症和组织愈合
手术会对局部软组织、骨骼以及神经等造成创伤,导致术后短期内出现炎症反应,这是正常的生理过程。炎症通常会在术后数周内逐渐缓解,但不同个体恢复速度不同。有些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消肿和减轻疼痛。
2.肌肉紧张或损伤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能需要牵拉或切开部分肌肉来暴露病变部位,这可能导致术后肌肉紧张、痉挛或酸痛。这种情况在术后前几周较为明显,尤其是在活动量增加时。
3.神经刺激或受压
如果术前已经存在神经受压现象,术后神经修复需要时间,患者仍可能感觉到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如果术后出现新的神经压迫,例如手术部位炎症水肿加重了神经受压,也可能导致持续的疼痛。
4.术后康复运动不足或不当
术后早期如果未按建议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可能会导致局部僵硬、血液循环变差,从而延缓疼痛缓解。如果康复锻炼不规范,还可能加重组织损伤或引发新的问题。
5.并发症或其他罕见原因
术后感染、内固定物移位或松动、假关节形成等也可能引起长期疼痛,不过这些情况较为少见,通常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红肿或功能障碍。
6.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些患者由于对手术预后过于担忧,可能产生焦虑情绪,这会增强疼痛感知。这种心理-生理交互可能进一步干扰恢复过程。
如疼痛持续存在或愈演愈烈,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上述可能的问题,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