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减少刺激性食品的摄入:避免辛辣、过酸或高盐食品,比如辣椒、大量腌制食品和过度调味的食物。这类食品可能会直接刺激肠道黏膜,加重炎症。
2.限制高脂肪饮食:控制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容易增加肠道负担,引发炎症或导致病情加重。
3.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每天至少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如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类。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粪便排出,减少炎症发生的可能性。
4.多补充优质蛋白:适量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肉、鸡胸肉、鸡蛋和豆腐,这些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肠道黏膜组织,并增强免疫力。
5.避免酒精和咖啡因:酒精和大量咖啡因都可能刺激胃肠道,破坏其正常功能,建议尽量不饮酒并减少浓茶和咖啡的摄入。
6.注意乳糖不耐受问题:部分个体可能出现乳糖不耐受,饮用牛奶后腹胀、腹泻症状较明显,应选择无乳糖牛奶或优质酸奶,以避免肠道进一步受损。
7.保持水分充足: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1500-2000毫升,避免过量饮用含糖饮料或碳酸饮料。充足的水分有助于肠道代谢,减轻炎症反应。
8.少量多餐原则:避免暴饮暴食,每日三餐基础上可酌情增加两次小餐。这样可以降低肠道压力,减少炎症恶化风险。
长期坚持以上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糜烂性肠炎发生概率,同时在饮食之外,还需要保持规律作息,加强运动锻炼和精神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