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内痔:
痔疮是肛门直肠静脉丛充血扩张形成的病理性改变。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早期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便血。随着病情进展,痔核增大,容易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
病程分为四期:一期只表现为便血;二期痔核随排便脱出但可自行还纳;三期需手动送回;四期即使手动还纳也容易再次脱出。
2.直肠脱垂:
指的是直肠壁全层从肛门口脱出。与痔疮不同,直肠脱垂的突出物可能更大,黏膜表面相对光滑,且通常伴有大便失禁或排便困难的症状。
发生率较高的群体包括老年人、长期便秘者以及腹压长期升高的人,例如慢性咳嗽患者。
3.肛周皮赘或息肉:
肛周皮赘是肛门周围皮肤受到反复刺激后形成的纤维化结缔组织增生,通常无疼痛感,但表面可能摩擦破损引发局部炎症。
息肉多为良性肿瘤样病变,若长期脱出或伴随其他症状,应考虑进一步检查排除恶变可能。
4.其他原因:
少数情况下,肛管或直肠肿瘤、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
建议尽早进行专科检查以明确病因,避免拖延导致病情加重。排便习惯的调整、减少久坐和保持肛门清洁可以作为辅助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