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描述肠脂肪瘤的超声内镜表现

2025-03-0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肠脂肪瘤的超声内镜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主要表现为来源于胃肠道黏膜下的低回声或均匀强回声病灶。其典型影像有助于鉴别诊断。

1.病变位置:常位于胃肠道的第二层或者第三层,也就是固有肌层以下。脂肪瘤通常起源于黏膜下层(即第二层),偶尔会侵及固有肌层。

2.回声特点:病灶呈均匀低回声或强回声。由于脂肪的性质,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较弱,因此在图像中显示为低回声信号,但也可能因脂肪腺泡结构的分布而呈现强回声。

3.形态边界:一般表现为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界限明确。这种特性提示其为良性病变。

4.大小范围:多数肠脂肪瘤直径在1-3厘米之间;如果超过5厘米,应警惕是否合并其他病变或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5.压迫效应:较大的脂肪瘤可能对邻近的胃肠道产生压迫,导致管腔狭窄或局部隆起,这在超声内镜下也容易被观察到。

6.异常表现:偶尔可见脂肪瘤内部存在点状强回声,这可能与纤维化或钙化有关,但这种情况较少见。

鉴别诊断时要注意排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等其他黏膜下层病变,必要时可结合组织活检及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认。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