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抽动症的定义与表现:抽动症是一种以反复、不自主运动或发声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障碍。常见表现包括眨眼、面部抽搐、清嗓子声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儿童时期开始,并可能随时间有所减轻或加重。
2.治疗的必要性:并非所有抽动症病例都需要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轻微、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患儿,可以选择观察和行为干预。当抽动严重影响到社交、学业或情感状态时,专业的医疗干预是必要的。治疗的目标不一定是完全消除症状,而是降低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3.治疗方法:
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尤其是习惯逆转训练已被证明对减少抽动频率有效。
药物治疗:如抗精神病药物、α-肾上腺素激动剂等可用于控制症状,但都需医生处方。
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也很重要,以帮助患儿及其家人正确认识和应对疾病。
4.长期预后:多数情况下,抽动症的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缓解。有数据显示,大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在进入成年期后症状明显改善甚至消失。
及时识别和适当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抽动症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诊治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