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行为疗法:
盆底肌肉锻炼:通过有规律地进行凯格尔运动,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从而改善尿流。
排尿训练:制定一个规律的排尿时间表,即使没有尿意也尝试去厕所,这可以帮助重新建立正常的排尿习惯。
2.药物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放松膀胱颈部和前列腺周围的肌肉,帮助改善尿流。
抗胆碱能药物:在某些情况下,这类药物用于减少膀胱过度活跃现象,从而减少尿急和尿频。
3.手术及其他干预: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以考虑微创手术,以减轻排尿困难。
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使用导尿管以缓解急性尿潴留,但这通常是临时措施。
手术后密切关注尿路功能十分重要。如出现严重或持续的排尿问题,应及时就医评估并采取相应治疗。通过合理的康复和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