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上消化道疾病
消化性溃疡:是最常见的原因,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以上。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破损导致大血管受损,引发呕血。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多见于肝硬化患者,可导致大量呕血,是一种危急情况。
胃癌或食管癌:恶性肿瘤侵蚀血管也可能引起吐血,尤其在晚期阶段更易出现。
胃炎或食管撕裂综合征:长时间剧烈呕吐可能造成食管或胃黏膜撕裂,引起少量鲜红色血液的呕吐。
2.下呼吸道疾病
肺结核:感染导致肺组织破坏,可能引起咳嗽伴血痰或明显的吐血。
支气管扩张:慢性感染使支气管壁异常,容易出现反复咯血。
肺癌:肿瘤侵犯血管可导致咯血,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血丝痰。
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气道强烈炎症时可能导致少量血液混入痰中。
3.全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或凝血功能障碍会导致自发性出血,包括呕血。
高血压急症:过高的血压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咯血等表现。
心脏问题:心功能不全或肺循环压力增高时可能导致血液从肺部回流到呼吸道。
4.误诊可能
有些情况下误将鼻腔后部或牙龈的大量出血误认为是口吐血,需要仔细鉴别。
口吐血的严重程度和潜在原因不容忽视。应在第一时间明确是否伴有头晕、乏力、心率加快等失血相关表现,同时注意血液的颜色及是否含有食物残渣,以协助判断出血来源。发生此类症状时建议立即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