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感染性疾病:某些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如志贺菌、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引起肠道黏膜的炎症和损伤,导致分泌大量黏液,并伴随出血。
2.炎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常见的炎性肠病,可引起肠壁炎症、溃疡形成,从而导致大便中黏液与血液的混合。
3.肠息肉:息肉特别是腺瘤型息肉可在大便中引起少量出血,同时由于刺激肠道黏膜,也可能分泌较多的黏液。
4.肠肿瘤:结直肠癌可能造成肠道局部病变,导致黏液分泌及出血。尤其这是一个比较严肃的可能,需要及时进行医学评估。
5.其他原因:如肠易激综合征和一些非感染性胃肠道疾病,有时也会表现为带有粘液的大便,但通常不伴血。
出现这种症状时,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的病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粪便常规检查、肠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等,以帮助诊断和排除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