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息肉大小与癌变风险:息肉直径小于5毫米时,其恶变风险较低;直径在5毫米到9毫米之间时,虽有一定风险,但通常较小;当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时,潜在恶变可能明显增加。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需尽早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
2.息肉类型:腺瘤性息肉是最常见的类型,占75%至90%,其中绒毛状腺瘤性息肉的恶变风险最高。增生性息肉一般恶变几率较低,但位于结肠远端的大型增生性息肉也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3.息肉数量:单发息肉常提示局部异常,而多发息肉(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则可能与遗传相关。这种情况下,随访和治疗应更加积极。
4.病理组织学评估:切除后的息肉通过病理检查可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高级别异型增生,这是癌前病变的重要指标。如果发现此类情况,无论息肉大小,均需采取干预措施。
若发现结肠息肉,应及时咨询医生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同时注意定期肠镜检查以降低结直肠癌风险。